毕业季来临,网络招聘当心馅饼变陷阱

发布时间:2023-4-11 15:12:30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届毕业生即将踏入职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万人,比上一年又增加了万人,规模和增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就业季形势较为严峻,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毕业生们要擦亮双眼,提高防范意识,警惕招聘“陷阱”!别让求职急切的心理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下面这些打着“招聘”幌子的诈骗手法,广大毕业生需要注意:

“招工广告”诈骗

不法分子主要通过在报刊等新闻媒体刊登招工信息,或在路边张贴招工广告等方式,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骗得信任,继而以付体检费、培训费、住房押金为名要求其汇款。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伪造证件在银行开户,现金到账后立即转走。

“双簧”诈骗

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受害人上岗或中途辞退。

“虚假招聘”诈骗

一些中介部门会在醒目的地点张贴待遇丰厚的招聘启事来吸引应聘人员上门,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后称相关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以后求职者进行询问时,通过寻找各种借口敷衍求职者。

“社交平台”诈骗

一些传销分子会以所谓的“高薪”工作拐骗受害人进入传销窝点,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洗脑受害人,迫使受害人自愿或被迫向传销人员交纳钱财。有的在招聘时说是从事“投资理财工作”等,实为将人拉来把钱投入他们公司账户,资金集资过大时将被卷走,并且人也消失得无踪迹。

“找关系”诈骗

不法分子会谎称与某某单位领导或某某局长是亲戚或朋友,可以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到合适的、有优厚待遇的工作,但需要进行所谓的“金钱交易”,以此来骗走求职者的财物。

虚设岗位

有的企业把招聘岗位名称写得模糊并以高薪诱惑,求职者面试与实际工作不符,签署合同后,求职者被要求从事收账、跑业务等与面试岗位不符的工作。

应届生该怎样避免求职陷阱呢?

简历投递要慎重

如今毕业生很多选择网上求职,需要注意的是,投递简历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的招聘网站。不要盲目随意投递,在简历投递之后,把自己的求职公司做个笔记,受到面试电话,要先核实自己是否投递了简历,避免上当受骗。

核实招聘单位情况

求职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招聘单位相关信息,了解公司成立日期、经营范围、住所、行政处罚信息等情况,也可通过网站、论坛等途径搜索该公司情况,看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sazixun.com/bsdz/1135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